乐文小说网 > 第一姝 > 506、无事不来

506、无事不来

安定侯觉得买人也不能达到目的,不赞成买人。

汪氏揉着长着深深竖纹的眉心,“不买妹妹那边只怕不会罢休。”

安定侯想着大胡氏的固执:“我去跟她说。”

夫妻俩结束这个话题,安定侯看着还在看账册,想挤出些银子的汪氏,只觉得妍玉春那件事黄了的话有些难以启齿。

不过汪氏统管着家里银子的花费,不跟她说也不行。

艰难道:“妍玉春……。”

汪氏一直只顾低头看账册,听他说话才抬头,一看他的神色,知道这事没成。

胡维晟的两口子的性情如何她知道,之前她的人正在办这事,一切顺利,他非得抢了去办,现在没办成,定然要推卸责任。

胡维昆也知道他二弟的德行,被她看得神色难堪,解释道:“妍玉春是汉阳公主的产业……。”

汪氏也不知信了这个解释没有,只淡淡的“嗯”了一声。

顾重阳也得到了消息,他得到这个消息的同时还得知袁刘两家已经在行纳吉礼。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操练,把跟他对阵的下属狠狠打了一顿。

那人扶着腰龇牙咧嘴,“头,我跟你没仇吧,不用下这么重手吧?”

顾重阳:“我这都是手下留情了,真下重手你还能站着跟我说话?别废话,好好操练。”

待他走了,大家围在一起议论:“这是吃错药了?”

“也可能在家受了气了,她那后娘听说可不是东西了。”

大胡氏怎么进的安阳侯府,京城上下妇孺皆知。

大家或许不会出头主持公道,但是不代表私底下不会议论。

只不过这些议论既不会当着受害一方也不会当着加害一方,就显得大家都淡忘了这事一般。

顾重阳不知道大家在议论他,他正在吩咐属下做事:“这阵子把各处都盯紧了。”

安定侯府也该有所动作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安定侯府的矛头没指向他也没指向武安府袁家,而是指向了太孙和汉阳公主。

刘家才行过纳吉礼,袁明珠这些日子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订过亲的姑娘一般来说就不会再出席各家的宴席,倒是省了她许多工夫。

不过刘家太夫人的寿宴,她却是逃不了的,必须出席。

太夫人今年高寿六十九,依照本地人不过整生辰的习俗,刘家在今年替她大办。

为显慎重,刘家早早就给袁家下了请帖,宋修贤兄弟因为跟袁家关系亲近,也在受邀之列。

他们受铁官府和魏千户府相邀,要跟他们一路前来。

陶氏受到铁官府送来的信,把信递给丈夫:“他们三家要提前一天过来。”

铁矿离着武安城远,当日来回不方便,以往他们都是投宿亲戚家,就比如办宴席的人家或是守备府。

如今守备府就一个病歪歪的戚老夫人,去他们家想来不太合适。

来些亲戚安排住宿陶氏还是能自己做主的,她之所以问,是想让袁弘德拿主意要不要把杜氏和邵氏叫回来。

袁弘德把信放到桌上,“让他们回来吧!地里也该忙活完了。”

铁官府之所以住到他们家,里头的意思应该也是借机给邵氏求情。

这回老家的事能顺利解决,也靠了铁官府的人情,帮着他们引见了伊州的州官,卢县令才未为难。

袁弘德让人叫了袁季驹过来:“铁官府给刘太夫人拜寿,要借住我们家,你去把你娘和你媳妇接家来。”

知道邵氏和他娘做的那些事,袁季驹才是最难过的那个,这些日子越发沉默寡言了。

劝他道:“正好趁此机会让她姐姐好好教导她一下,也学一些人情世故。”

袁季驹应是。

虽然他跟家里人一样觉得邵氏坏的是心肠,但是大家都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粉饰着太平。

袁明珠得知四哥去接人,什么也没说。

这世俗一贯如此,两端的人情受到的约束最多,反而是中间的人能随心所欲。

他们这样的人家,娶回来的媳妇碍于情面,是不能休妻的,不然就多了个仇家。

还有那些最贫穷的人家,娶到媳妇不容易,也是不敢休妻。

袁明珠虽然未对邵氏回来发表意见,但是她把她院子里的人都召集了来。

除了看门的婆子,其他人都站在下头。

袁明珠把拟好的规矩拿给郑妈妈,“回头让唐妈妈照着这个给家里所有人说一下,有客人来,都照着规矩行事,别给家里丢人,

你们是我的人,理应比其它院里的人做的更好。”

她这些日子忙,她这院里的人还不熟识,正好趁着今日认认人。

这边郑妈妈给院里的仆妇们立规矩,那边任氏也得了消息。

大柱家的问:“二小姐这是啥意思?”

她们都是任氏陪嫁过来的,论规矩比袁家的人强一百个冒头,还要学规矩?

任氏:“让你们学就好好学,哪里那么多牢骚?”

又说:“我回头也要抽查,学得不好的就把你们退回任家去。”

生怕他们桀骜难驯,做了被打的出头鸟。

跟小姑子相处越久,越知道她不是好相与的,四嫂跟铁官府联络的店和她跟娘家联络的方式,小姑子都能了若指掌。

她最初有些觉着不舒服,但是丈夫回来以后说的那些话,让她知道这回家里能转危为安,全仗着小姑运筹帷幄,心里的那点怨怼就不算什么了。

她身子重,管家越来越力不从心,差不多知道小妹是什么意思,她大概是不想让四嫂回来接管家务,自己先接了过去管起来。

袁明珠坐在上首,听着郑妈妈给众人训话。

“妈妈回头妈妈教导吧,大家先介绍一下自己,都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老家哪里人,擅长什么?”

她平日就只使唤郑妈妈母子和荞麦多些,那个叫小六的小厮只使唤着跑跑腿,其他人都是交给郑妈妈和荞麦管,她吩咐的事她们在指派人去做。

“奴婢叫二丫……,会做针线。”

袁明珠记得四嫂院子里有个春妮,看来这些丫头都不曾改名。

自己家关上门使就算了,来了客人还这样,就不太好听了。

再听下去,其他人的名字也都是春妮二丫差不多的名字。

吩咐郑妈妈:“名字不行,统一都改了。”

想了想说:“你们家两个名字是春字打头,三嫂院子里的两个丫头也是春字打头,大些的干脆就都以春字取名打头好了,小丫头就以夏字打头,以后再进府的就接着用秋冬。”

她院子里的四个大丫头分别取了春荞、春韭、春蕾、春桐。

小丫头分别叫夏染、夏清、夏溪,夏滟。

小六看大家都有了名字,问郑妈妈:“我是该叫春还是夏?”

他按年龄算得取夏。

袁明珠觉得他会算堪用,破例道:“就叫春生好了。”

郑妈妈听了想说什么,却没有说,这事就这么定了。

袁明珠把院子里的事理好,就找了陶氏:“我年岁也不小了,得学着管家理事了,明日去我跟着曾祖母学管家吧。”

她本来也用不着学,这么些年跟着陶氏,陶氏那三板斧她早就都学会了。就是找个借口把管家权拿过去。

陶氏不知,见她喜欢,想学,她就乐于传授,“好,明日开始跟着曾祖母。”

大柱家的知道了,心里舒坦了,对任氏和袁明珠没口子的赞道:“三少奶奶果然料事如神,二小姐把府里整治了一番,丫头们都从着我们院子里取的名字,

这会正跟着太奶奶学理事呢,太奶奶一说二小姐就懂了,已经管得像模像样了。”

然后压低了声音说:“四房里那位自从回来,除了去正院吃饭,轻易不出院子,也不知道在院子里干啥?

大奶奶那边的窦妈妈刚刚去了正院,刚刚奴婢从正院出来正好遇到她,她说要来看看您,说是大奶奶吩咐的。”

问:“大奶奶是不是对太奶奶免了您晨昏定省不满啊?”

任氏:“别瞎猜了,回头窦妈妈来了就知道了。”

婆婆跟四嫂一起干的那些事,惹得太爷把她们送去乡下,这会刚回来,应该不是。

窦妈妈去正院是替杜氏领东西去了,他们刚回来,院子里有些东西没备齐。

以前哪会出这种状况,家里的东西从来都是紧着杜氏挑,她挑剩下才轮着旁人挑。

袁明珠也不是刁难她娘,而是让她知道,自己若是不尊重,就别怪别人不尊重。

窦妈妈连着院子里的其他人接连跑了几趟才把东西令齐了。

窦妈妈回去,杜氏因这事正在屋里生气,“我肠子里爬出来的也学着旁人作践我。”

窦妈妈忙劝道:“奶奶可别这么说,二小姐听了该多伤心呐!”

“三少奶奶身子重,太奶奶精神不济,二小姐刚刚接手管家,一时半会不周全也是有的。”

又说:“别人说这话就罢了,您是她亲娘,您若是不多担待着,别人就更难为二小姐了,母子哪有隔夜仇?就是一时对您不满,母子连心,回头您跟对她好些就哄回转了。”

杜氏:“都是邵氏哄着我做的那些事,回头见了她姐姐,看我有好话说给她听。”

窦妈妈跟着她有些日子了,知道她遇到事好拎不清。

忙劝着:“可不能得罪姻亲,别说只是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