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略 > 第595章 意外发现(下)

第595章 意外发现(下)

次日清晨,托雅早早来到书院,满心欢喜的样子,连走路都蹦蹦跳跳起来。

她的老爹回来啦……

昨晚,程默走后,她本想来书院将这个消息告诉仲逸,但想着天色已晚,或许他已入睡、多有不便,这才一大早赶来。

昨晚,托雅亲自下厨为老爹做的饭菜,虽然比正经厨子差了点,但老头还是满心的欣慰,就连喜子都只能在一旁帮忙。

时间尚早,学生们还未赶到,锦衣卫的‘杂役’正在打扫院落、程默摆置桌椅,托雅安排一通后,将仲逸拉到墙角。

‘我的仲先生,能不能告诉我一句实话:衙门的事儿,你这么快就摆平了?’。

托雅四下望望,还是之前那个问题:“你……,真的不是朝廷命官?就……只是个商人?”。

仲逸摇摇头:“如假包换,只是,为何突然又问到此事呢?”。

微微一愣,托雅嘟囔道:“若是你骗了我,我从此就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了”。

‘若是善良的谎言呢?’,仲逸追问道。

托雅脱口而出:“善良的谎言也是谎言,这么说,你承认自己是官了?”。

仲逸同样不假思索道:“我只是说我并非一个真正的‘商人’而已,天下那么多的行业,难道就只有‘非商即官’了?”。

托雅略略思索,而后‘恍然大悟’道:“难道?你真的只是个文人?我的仲先生?”。

“不,是大家的仲先生”。

仲逸哈哈大笑,双手后背,向院中大喊一声:“学生们,准备读书啦……”。

半个时辰后,那些固定的学生全部到位。

今日有惊喜:慕名而来的‘旁听者’,有近乎百人的‘队伍’。

“仲大哥,看来我们的书院还要扩建,或者要再找一家了”。

见人越来越多,程默又开始盘算起来:“只是如此一来,你又要破费了,这指定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程默并非爱财之人,只是对于他来说:这一个书院的开销,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身为仲逸的跟班,他同样懂得一个道理:仲逸从来都不是个商人,但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仲大人以后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他要替仲大人‘排忧解难’。

“要我看,还是向朝廷上奏吧,毕竟办书院关系到百姓的教化,对于他们了解大明的规制、礼仪至关重要”。

程默认为:“这个银子应该由户部出,或至少要当地衙门解决,断断没有仲大人一个人掏腰包的道理”。

经仲逸反复解释,程默已懂得一个道理:教这些人读书写字,是一步相当长远的布局,不仅关系到当地百姓对大明规制、礼仪的理解和遵从,更是关系到边境的长治久安。

跟随仲逸的时间越久,程默就越懂得一个道理:武力固然重要,但那都只是一时的,比武力更重要的东西——更厉害。

到底是什么?

程默一时半会还是说不上来,但他似乎能明白:去年在抗倭时,仲逸的那番话,足以抵得上一个千户所、三个千户所。

类似的,还有与鞑靼谈判时的那番话,连同如今办书院,也是如此。

在程默看来:对待北虏南寇时,这位翰林院出身的仲大人从来都不犹豫,武力自然首当其冲,但与此同时,他身上似乎永远都在琢磨着:另外一样东西。

仲逸在琢磨,他的追随者也在琢磨,这是一个过程。

这种感觉无比神奇,令程默这个追随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充满期待,这种期待足以应对眼前一切阴霾、迷茫。

仲逸道:户部就不要指望了,用银子的地方很多,赈灾、修路搭桥、疏通河道,还有筹措粮草……

程默的心思,仲逸自然能看的明白,他笑道:“当地衙门还要向朝廷上报,这个过程太折腾……还是算了吧”。

“这点银子还能凑得起,至于更大的开支,回到京城后向其他富商筹集,尽管这个很难,但总归是要试试的”。

这只是一句托词,到京城后,除了穆一虹名下的‘诚信堂’,谁还会这么慷慨解囊?

‘仲少东家’再有钱,也不能成为众矢之的,那怕是走个过场,也要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做做样子而已。

此事,就要看穆一虹的本事了。

“顶多三个,辽阳城中像这样的书院先开三个,剩下的开支,等到京城再说吧”。

仲逸向程默嘱咐道:“在京城,你号称‘包打听’、‘百事通’吗?回头给其他人说说咱们的难处,消息传得越远越好”。

程默勉强点点头:主意倒是个主意,可让那些人掏钱,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平日里,大酒楼、大客栈,动辄山珍海味的富商不在少数;找歌姬的、办庆典的、请戏班子的;金银、丝绸、名贵首饰的……

真要是让他们掏钱做点其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