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略 > 第603章 这酒喝的

第603章 这酒喝的

“看这位公子举止得体、出手大方,我也闲来无事,那咱们就说道说道?”。

两只鸡腿、一盘熟肉、半壶老酒,赖大头又自己为自己盛了一碗参汤,那叫一个吃的痛快、喝的舒坦。

酒还不太足,饭是饱了,此人饭量、酒量俱佳,属于‘能吃能喝’型的。

是该说说他的‘高论了’。

毕竟人家这顿饭是不能白吃的:既然做了这说书人,就要有个说书人的样子。

平日里当着大伙的面,今晚就给眼前这位‘客官’一个人说说了。

“就说三国吧,流传的故事可多了,民间的有、书里边有,口口相传,也就大多变味了”。

啧啧,再饮一杯,赖大头嘴角微微咧道:“就说说,魏吴蜀三‘主公’曹操、刘备、孙权吧,公子觉得他们三人谁更胜一筹?”。

还真是个不将自己当回事的落魄书生,张口就来。

仲逸望望四周,此时虽说比之前用饭的人少了许多,但零零散散还有人来回走动的。

再看看对面的铁匠铺、大药铺都还没有关门的意思,仲逸只得懒懒的说道:“这样吧,咱们换个地方,去找个包间,好好说说?这里人来人往的,总归是不便的……”。

赖大头眼睛突然一亮,向四周瞅瞅,见并无人朝这边望来,便又笑了起来,眼睛也眯住了些,这一顿饭也吃了些时间,大家的兴趣也都散的差不多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了听他说一段书,而特意叫这么一桌酒菜的。

‘也罢,想不到公子还是个心细之人,倒是我这个大头恍惚了这么一嘴子’。

赖大头边说边收拾桌上的酒菜:“不就是说说民间故事吧,放心吧,这里的掌柜还给我几分面子,就不必多虑了吧?”。

好吧,说归说,他已将一盘下酒菜、一壶好酒端在手里:“包房就不便花那些银子了,如果公子不嫌弃,到我住的那窝去,如何?”。

‘窝’?这倒似乎是个很贴切的词儿,仅是看他的装扮,仲逸便不由的皱皱眉。

这读书之人最怕没个能说上话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知己尚且不说,能说到一块的人,还真不好找。

饭吃饱了,赖大头想‘痛说一番’的馋虫,又被勾起来了。

“走吧,没有你想的不堪入目,毕竟是人住的地方嘛,这里是酒楼、大酒楼嘛,再差能差到那里?”。

见仲逸还愣在那里,赖大头便向他做出一个邀请的举止,也算是一种回礼。

似乎说的有理,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吧……

屋子不是很大,还算干净,里边陈设不多,反倒显得更加的整齐一些,还算过得去。

至少,仲逸之前想到的‘异味’是没有的,果真是酒楼的房间,伙计们收拾的还行。

谁说赖大头的书都扔了?这不还有几本吗?

仲逸准备随手翻阅一下,却被他制止道:“若是公子觉得这里还行,就坐下与我小酌一番,再无旁人,好好说道说道”。

‘哦,还是那魏吴蜀、曹操、刘备、孙权?’。

赖大头果真酒瘾不小,除那一整壶酒外,连之前喝剩的半壶都带上了。

一张方木桌,有酒有肉,二人就这么围桌而坐,用来打发时间,这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还要说吗?’。

仲逸接过酒杯,不由的说了一句:“从先生的说话顺序就能看的出来:魏吴蜀、曹刘孙嘛,你这不都排好顺序吗?”。

赖大头眼睛瞪大,似有不解。

都是他之前的话:魏吴蜀,应该对应的曹、孙、刘嘛,为何说人名的时候,刘备就提前了呢?

“那么说来,公子认为刘备比曹操更胜一筹?或者说孙权又该是什么位置呢?”。

赖大头显然不再是说书时的那般滔滔不绝,他早就感觉到了眼前之人的那种‘学问’气息。

“这要看怎么说了,若从当时的人口、地盘,以及三者的结局来看,似乎曹操更胜一筹”。

仲逸笑道:“这话又说回来了,最后统一三国的可并非他们,而是司马氏,这难道要归于曹操的‘功劳’吗?”。

咳咳,赖大头被酒呛了一下,平日里说起这种事,那都是他一个人在说,别人只有听的份儿。

即便有人插嘴,也是‘快讲啊、快讲啊’之类的催促之语,像仲逸这样‘不按常理开口’的,倒真是个意外。

‘说说看,刘备哪方面超过曹操了?’。

赖大头干脆放下酒杯,生怕那句听不清,就接不上仲逸的话茬似的。

“这还要说嘛?方才已经说了,若是从最终结局来说,其实都一样”。

仲逸继续道:“可是,东汉末年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后人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这个?赖大头微微一动,欲言又止。

“抛开各种传说,你觉得呢?”。

这一刻开始,仲逸似乎倒成了说书人,赖大头只有听的份儿。

只听仲逸继续道:“这个话题太大了,见仁见智,或许每人站的角度不同、认知不同,我们把酒言欢……,就……不说这些了吧?”。

赖大头不由点点头,似乎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那么……,诸葛亮与司马懿呢?公子难道会说:诸葛亮更胜一筹了?”,赖大头似乎意犹未尽。

仲逸微微摇摇头:“从短期看是司马懿,从长远来说,当然是诸葛亮了。没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年纪而已……”。

赖大头不说话了,他连干三杯,似乎那点意思全在酒上了……

“好酒,不错,公子是个爽快人”。

程默片刻,赖大头叹道:“也许我不能完全苟同你的观点,但我对公子不为世俗左右,既能读书,又能懂得悟道书后之事,这一点无话可说”。

‘干了……’,这一杯,二人是无论如何要碰一杯的。

此刻,仲逸大致明白了一点:这个赖大头似乎也是个‘不太安分’的读书人,加之他举止随意、口无遮拦,这种人往往是最难中科举的。

“赖先生,在下姓仲,是山东济南府人士,不知先生尊姓大……”,仲逸已起身而立。

赖大头连连摆手:“什么大名不大名的,我叫赖斌,是在北直隶一带长大的,也就不要那里人士了,我就是个落魄的流浪人而已”。

仲逸不解道:“先生是北直隶人,那为何听店里的客官们说起你的故事,似乎很熟悉的样子,还以为先生是本地人呢”。

赖大头似乎终于有些醉意了:“那你没听他们说起我的事儿时,都是一年前的事儿吗?在之前的经历,他们也是听说而已……屡试不中,躲这里也算清静,还有些亲戚,靠着写写算算认识几个人,这个酒楼的掌柜就算一个”。

末了,他叹道:“就是混口饭吃,孑然一身,有酒喝就行,了此一生而已……”。

见他已开始摇头晃脑,终于是喝的差不多了。

这酒喝的,打发时间倒是真的。

再看看对面的铁匠铺,已经关门,门前终于没有了火光。而左侧的布行早就打烊。

只是右侧的大药铺中似乎还微微有些灯光,只是门板已经被关上。

显然,屋内已不再是干活的伙计了,或是掌柜的在说说话,或者也有人像他们这样:小酌一番吧?

“赖先生这是哪里话?不过是一时不得志而已,何不振作起来呢?大丈夫做事,为何就科举一条路呢?”。

仲逸已起身来到窗前,一字一句道:“先生表面邋遢,但房中收拾的却井井有条,伙计们或许帮忙收拾过,但自己若是真心邋遢,别人又怎么收拾好呢?”。

赖大头:沉默不语,继续喝酒。

“除去桌椅、木柜,房中几乎没有多余的摆设,但先生却特意留着这些书,还有笔墨纸砚,足见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读书人”。

仲逸继续道:“至于那些表面的邋遢,只是一种落魄后的自嘲罢了,就如同一个醉酒消愁之人,那只是一时的。明日一觉起来,该干什么,还得继续不是?”。

显然,赖大头是落魄了,但他并未彻底消沉下去。

这时,赖大头突然起身道:“敢问公子到底是何人?”。

这么一说,仲逸倒不由的笑起来:“咱们城中最近多了个书院,任何人都可以来,而且不收一文钱,不知先生可曾听过?”。

“春江水暖鸭先知”,要问那里开了新店铺,还得问店小二,要问辽东来了什么朝廷命官,自然是要问衙门的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开书院嘛,当然是要问‘读书人’了。

读书人的事儿,你懂么?

“莫非,公子就是那位在城根面馆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才子?”。

赖大头一拍脑门:“哎呀,今日总算是遇到高人了,来来来,咱们再叫一壶酒,不醉不归……”。

说话间,仲逸已来到门口,他稍稍停顿道:“若是先生不嫌弃,明日来书院一趟,我哪里还缺个教书的先生。你不是喜欢琢磨三国嘛,细细想想,此事有没有奔头?”。

“这个,公子容我……”,赖大头浑身不自在,权当喝酒上头了。

这时,仲逸摆摆手道:“状元的老师并非就是状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