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略 > 第473章 从未闲下来

第473章 从未闲下来

晚秋的季节多了几分寒意,没有暑气,也没有了收获的喜悦,即将到来的,又是一年的严寒,难得的清闲。

常言多事之秋,在结束东南抗倭战事后,浙江、福建一带的是是非非渐渐远去,而抗倭一事牵出的千丝万缕,全又推到了京城。

这段时日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朝廷大事,也有居家小事,内阁六部、街头巷尾,从来不缺话题,人们也从不会停歇下来。

朝廷终于有了旨意,除给予东南沿海抗倭将士奖赏外,回到京城的英勇千户所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补充供给、扩充军备、增发军饷。

林宗武本人虽没有提升品阶,但他威名再次传开,反响颇高,皇帝更是为百户以上的人恩赐战马、美酒,一时轰动京城。

相比而言,军中升迁往往比其他衙门更快一些,尤其军功,每逢战事,大的战事,主将升迁之快,古来有之,不足为怪。

林宗武从军以来,连连升迁,从当初的军士到如今领从四品的正千户一职,已十分难得,此次没有升迁,或是积攒军功,以此来服众。

而林宗武与倭贼之战,当初在山东时就曾有过,他亲率那支四十人的敢死队抗倭,后升为百户,并恩赐武举。

此举极为罕见,故此,他对此次南下福建抗倭的表彰,是心服口服的。

右都御史文博远监军有功,给予奖赏,只是他年事已高,即将离开朝堂,朝廷特意给予恩赐:俸禄等待遇,按照从一品对待。

至于翰林院侍读、监军协理的仲逸,则依旧为正六品的侍读,一如往常为裕王府侍读,对于他在此次东南福建抗倭的功劳,或许正如林宗武一样,留作日后升迁的口实。

对此,仲逸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若是每一次离京办差,有了功劳就大加赏赐,那岂不是坏了规矩?

那样的话,遭别人嫉妒不说,自己也不会安心:爬的太高,摔下来也就越疼。

更何况,就以之前的升迁速度,用不了几年,就能做到内阁首辅?

怎么可能?

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乎官场的规矩。

当然,这段时间以来,仲逸也无心理会这些琐事。

朝廷格外开恩,或是因他抗倭有功,或是因袁炜逝去的缘故,仲逸再次有十天空闲时间,不用去翰林院当差,安心处理家事。

袁若筠要为袁炜守孝,仲逸时不时的去看她,她的任性是众人皆知的,越是如此,越要多加以照顾,这再正常不过。

连同仲姝与宋洛儿,也不得不相继去袁府帮忙照料一阵,仲府少了袁若筠,还真不行。

穆一虹的‘诚信堂’名下诸多店铺,相继开了起来,除了原先的若一当铺外,玉器店、杂货铺也人货两全,开始了正常营业。

买卖不错,老姜头与小地瓜整日忙的不可开交,好在其他伙计们也渐渐熟悉了经营流程,老姜头请来的老伙计,果真是从业多年的老人儿,做起事来有条不紊,经验十分老道。

穆一虹这位少东家已完全进入角色,再有宋洛儿的协助,简直是绝配,二人将账目整理的井井有条,完全不输那些做了多年的老掌柜、老东家。

……

这日午后,仲逸刚从袁府出来,回府后,泡了一壶热茶,仲姝领着陶氏姐妹从街上回来,见到他后便商量起对这二人的安排。

仲逸这才想起:回京之后,一大堆的事儿,都差点要忘了陶朔与陶雯儿了。

从福建到京城,陶朔与陶雯儿便住在了仲府,他们二人每日就是读书、上街,上街、读书,大多是由仲姝带着,宋洛儿偶尔忙不开时,也会叫陶朔去帮忙。

陶雯儿喜好清静,不喜喧闹,仲姝每次叫她们读书,都能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不解之处,也及时请教,有所悟,也有所心得。

相反,陶朔就不行了,他几乎坐不了半个时辰,那怕是去诚信堂帮忙,或者上街游荡,也不愿呆在屋中读书。

“你们二人来京城这段时日,说说看,都有何想法?”。

见二人已来到身边,仲逸便认真说起此事。

“仲大哥,自从来到京城后,雯儿以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承蒙仲姝姐的教诲,后来才知眼前看到的无非只是浮华与表象,尤其仲姝姐,她同为女子,见识非凡、文武兼备……”。

陶雯儿上前道:‘若仲大人准许,雯儿愿跟着仲姝姐,继续学习’。

仲逸望望仲姝,见她微微点点头,便不再多说什么。

“你呢?”。

仲逸转而向陶朔问道:“当初在福建时,你爹爹希望你能读书,不过,听你仲姝姐说,你来京城后,这书还是读不进去”。

陶朔犹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