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争角 > 苔花如米小

苔花如米小

转眼多月,将入寒冬。

三千游鱼般的“东西”早已游走殆尽,无论是天灾还是儒家先师都没管。本来千龘自己攒的家底就很一般,再加上逃命估计恢复得等个百八十年。

那座无名高山在战斗结束后,山脚上多了座道庐,道庐里有一桌两椅子,皆是木制,做工粗糙,当然还有一个睡人的草席。

桌前正坐着一少年,正是赤剩凡。

少年在等一个答案:

孟青。

当时儒家先师送一行人下山,最后留给赤剩凡一句话:孟青多半是回不来了。

之后,来了个高瘦老和尚,和一个矮胖老僧人把法海带走了。

后来,有一个笑眯眯的高大男子自称白泽,把桃萜也带走了。

赤剩凡两眼无神,默默无语。

李太白倒是将酒葫芦赠予法海,宝剑赠予了桃萜。然后李太白又从自己识海里抽出一剑道剑意,随手按入路边摘下的桃花之中,对赤剩凡说了句抱歉,也没等赤剩凡拒绝与苏子联袂去往中州去寻找孟青。

因为在青龙酒楼里,两人隔桌而坐,孟青以心声告知李太白:“我有个徒弟,在东洲,他会遇上些麻烦事,拜托你了。我呢,喝会酒,再回去。”

两人相识缘由很不一般,太白馋酒,想喝孟青亲自酿的青龙酒,于是便曾御剑去往孟青镇压赤剩凡的小镇,饮了半坛青龙酒,就醉了。

喝酒的最后,孟青说:“剩下的半坛酒,先佘着。等咱俩都有各自的江湖故事了,再把故事当下酒菜,把这半坛酒一饮而尽!”

隔着十万八千岁的爷俩,很是投缘,就很离谱,但这就是江湖味啊!

赤剩凡在道庐里开始看书,正是苏子之前所借《天问》,此书字字珠玑,赤剩凡只是吃力的读了一页,正在反复品味。

字字之中皆有韵味。赤剩凡又运用了苏子所教的炼字决,只是做到了对这一页的懵懂理解。但毕竟这本书可以砸醒入了魔的李太白,肯定会格外深奥难解。

关于赤剩凡化作魔剑一事,儒家先师给赤剩凡了一些建议:先不当真,后入世俗,再心向善,终善其身。

赤剩凡深深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疲惫的脸颊。

屋外有人敲门,赤剩凡缓缓开门,是苏子。

苏子轻叹一声:“我们找了许久也问了许久,孟前辈不知所踪,我回来给你个信,小李……太白还在坚持。”

赤剩凡挤出了个微笑,轻声说道:“没事,谢谢前辈的操劳了。”

随后赤剩凡将《天问》还给苏子,然后对苏子说:“我考虑到了,先师教我去世俗体会,我也该去了”

苏子嗯了一声,很像当年疲惫的自己了。

几日后,赤剩凡背包独自前往市井人烟处。

已是腊月,天上雪花飘飘,人间白雪皑皑。

赤剩凡用一些苏子留给他的小钱,在一座小城里租了间房。

在进城门前,他第一次抬头看了一眼小城叫什么。

《姑苏》

有诗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来到一家酒楼处,赤剩凡学孟青爽朗喊到:“小二,上酒!”

酒足饭饱,赤剩凡走在小城街道。

孟青是希望自己多去走走看尽人间处处风景。那时不用考虑去哪干嘛的赤剩凡觉得很对。

但真正独自一人的赤剩凡却想在一个地方多待些时日,毕竟随着时日的变化才能体现一个地方变化的美。

自己的房东是个热心的老人了,没对赤剩凡的事情刨根问底却对赤剩凡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

房租是不变的每月五十颗铜钱,便宜的很。

赤剩凡又用钱去城里书塾买了些书,默默品读,或者在城里溜达,观察世俗人为人处世。

不久几天,城里来了个头戴面具的孤独流浪老人,步履蹒跚的模样让赤剩凡看来很心酸,还有些莫名的熟悉。

偏偏这个老人倔强的拒绝赤剩凡的任何馈赠,让赤剩凡无可奈何。

又过了些时日,赤剩凡习惯了这个老人,总觉得这个老人很亲切,但偏偏又不知道为什么。

秋日,天赐王朝下令征收粮食,征收不同于税收,征收着一家一户大批粮食,似乎暗示着这个国家又要征战了。

赤剩凡开始摆摊,卖的是家乡的香煎包子。这是赤剩凡曾经可望不可及的美食。从小到大一直吃剩饭直到自己有了名字的赤剩凡在煎包子时,泪流满面。

当年赤剩凡耐心在家乡小镇的包子铺前,从早上等到晚上,只为了那几个长相不好没人买的剩包子。

然后赤剩凡再屁颠颠跑到当时不知名的“聋”老头孟青,送几个包子给老人吃。

转眼之间,背井离乡,不见孟青。

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