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锋行三国 > 第五百三十五章 益州现状

第五百三十五章 益州现状

益州的势力鱼龙混杂,益州名义上的主人刘璋是头一号诸侯,麾下带甲之士十二万,其中多数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兵,不过由于益州战乱较少,战斗力并不一定有传说中的那么强。

除去刘璋,汉中的张鲁算是第二股势力,本身张鲁便有五万步卒,从凉州前来投奔的袁绍又为张鲁增加了三万余骑兵,这样张鲁的麾下便有了八万余马步兵。

第三股势力,便是黄巾贼宋江,宋江治下人口二十余万,连同老弱病残算在内,宋江麾下士兵数量达到了十万之数,但若是抛出老弱病残,只算青壮的话,宋江的兵力估计也就是五六万的样子。

最后,便是诸葛亮的主子刘大耳,刘大耳原本拥兵三万,这次征讨南蛮,又得了七万蛮族青壮,因此刘大耳鸟枪换炮,摇身一变成为了拥兵十万的一方诸侯。

但刘璋与张鲁都是暗弱之人,说白了就是草包,没什么真才实学,都靠着吃老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此二人,不足为惧。

反倒是黄巾宋江,以一介白身起事造反,到现在竟是形成了如此规模,此人倒是颇有些让诸葛亮忌惮。

但宋江的黄巾贼,看似势大,实则不堪一击,而且若是刘备向刘璋请命抗击黄巾,刘璋一定会欣然应允,并不会插手管宋江的死活。

若是刘备解决了宋江,腾出手来再收拾刘璋和张鲁,那便容易多了。

接着诸葛亮又分析了一番刘璋等人麾下的文武,刘璋手下第一大将便是张任,此人乃是枪神童渊的大弟子,一杆钢枪神出鬼没,在益州久享盛名。

盛名之下无虚士,就算诸葛亮没有和张任交手的经过,对待此人诸葛亮也是不敢小觑,而且张任以治军严谨著称,此人必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除去张任,老将严颜、大将吴懿、小将李严、猛将王寅,这些都是到时需要对付的敌人,这仗到时也未必会好打到哪去。

而刘璋麾下的谋士倒是不足为虑,诸葛亮在刘璋的谋士上曾下过苦工,刘璋手下能拿得出手的谋士,只有张松、黄权和秦宓三人。

其中张松善谋,同时还是一个优秀的说客;黄权理政有方;秦宓以巧言善辩著称,是一名优秀的说客。

别说这三人联手,按照这个阵容,就算来六个诸葛亮也丝毫不惧!

而且诸葛亮一直与张松有书信往来,虽然张松没有明确表示愿意投靠刘备,但诸葛亮至少知道张松不愿意在刘璋手下做事,张松会不会给刘璋真心实意的献策,这个也无从得知。

到时若是刘备占了上风,想必张松会很愿意过来投效刘备。

若是刘璋没了张松,那十二万大军对诸葛亮来说,便是弹指可破!

将再勇,兵再精,没有一个好的领兵大将,想取胜也是难于登天。

张鲁麾下的文武,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个阎圃,其余的张卫、杨任等人,都是一群文不成武不就的家伙,压根就不值得让诸葛亮放在心上。

至于暂时归附于张鲁的袁绍,麾下文武倒是人才济济。

审配与郭图二人,都是HB久有盛名的谋士,诸葛亮也曾听过他二人的名号。

大将鞠义靠着一手先登死士,也曾打过不少硬仗。

李文忠、司行方等将,诸葛亮没有跟他们交手的经历,了解实在是不多,这个诸葛亮也不知他们的能耐如何。

近来乱入的张定边等将,诸葛亮完全没有收到消息,可以说是对此一无所知。

至于宋江手下的文武,头一个便得说说宋江的狗头军师吴用。

可以说,宋江能有今天的成就,吴用功不可没,甚至比宋江的功劳还要大一些。

但通过情报来看,诸葛亮观吴用此人,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格局太小,并没有什么远见,按照吴用的能耐,能辅佐宋江一统益州都是烧高香了,想要对外攻城略地,只怕吴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宋江手下的武将,诸葛亮只知道一个卢俊义,此人枪棍双绝,领兵也是颇有见识,其余诸将,诸葛亮便没什么了解了。

毕竟这个情报机构是诸葛亮仓促之间建立的,想要达到锦衣卫那种无孔不入的规模,恐怕诸葛亮还得苦心经营个三五年,才能达到锦衣卫规模的一半。

而如今陶商又在宋江的手下做事,说起来,在这些诸侯中,诸葛亮认为最能成事的还是陶商。

陶商在丢了徐州后,曾屈身事贼,背着骂名改投到董卓手下,可惜最后棋差一招,竹篮打水一场空。

董卓授首后,陶商慌忙逃亡益州,这个决定也使得诸葛亮对其刮目相看。

因为那个时候,只有益州才是陶商最好的去处,去了别处,不是死路一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