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魏晋干饭人 > 第1215章 共识

第1215章 共识

赵程把赵含章骂得狗血淋头,但赵含章一点儿也不生气,她就是个幌子而已,不过是借骂她而骂袁纲等人。

袁纲等人自然不愿意站着被骂,就列举这十年来,因为匈奴、鲜卑和羯族等胡人而起的叛乱死了多少人,灭了多少族。

“这等胡族,强时依附,弱时侵略,就该夷灭,以防备将来。”

赵程被他这等言论给气得几欲吐血,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我华夏之人从未有灭族之言说,天下万物,既生于天地之间,便当有一席容身之处,就是蛆,人也不能恶而族灭之,你有此等想法,畜牲不如。”

此话一出,跟袁纲持有相同想法的人顿时脑袋一缩,默默地退后一步,不说话了。

一旁的赵含章连连点头,骂吧骂吧,会骂就多骂一点。

袁纲就被凸显出来,他也气红了眼,就和赵程吵起来,“我不似尔等沽名钓誉,若能为后世子孙永除后患,我愿背此骂名。”

“宽容敌人,就是站在了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对立面。”

“天下之大,你这一生虽短暂,但对手却不少,难道你每遇一敌手便要将其族灭之吗?”赵程冷着脸道“如此道义何在,仁爱何在?”

袁纲讥诮道“匈奴南下时,他们何曾表现过道义和仁爱?和敌人讲道义仁爱,赵祭酒莫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他猛地扭头看向赵含章,问道“赵大将军也崇奉道义仁爱吗?为将者最忌慈心,所谓慈不掌兵……”

赵含章“袁先生,慈不掌兵是说为将者不可因同情而不顾军规,谁说将军便不可有慈心的?”

“若无慈心,我怎能与我的同袍们同心同德,有此功绩?”她道“也是因为有慈心,我才能知士兵之苦,百姓之苦,从而更能奋勇杀敌。”

“我知道袁先生的意思,无非是怕将来胡族趁我势弱再次南侵,但,解决此道的方法有很多种,族灭是最下策,且也太灭绝人性了。”

“这世上的事皆有利弊,此为双面,”赵含章慢悠悠的道“杀人太多会激起人心中的凶性,本将便觉得现在的我比从前的我凶多了,汲渊,明预,将来我若大开杀戒,刹不住手,你们可要多劝诫我。”

汲渊和明预立即拱手恭敬的应道“是。”

众人……

很好,这个话题成功结束。

袁纲也咽了咽口水,脸色微红的退到一旁。

赵含章这才侧身道“诸位,请落座吧,今天算是给各位接风洗尘,不必像在朝会上那样紧张,我们就说些日常的话。”

在场的人中,也没几人去过朝会呀,所以大家默默地找位置坐下。

赵含章坐在上首,举杯先敬了众人一轮,这才问周玘等人,“现在家中可有子弟在朝中为官?”

还是有的,不过在中央的没有,多在地方,且都在江南各郡县,基本到不了江北。

陆家也基本是这样的情况,让赵含章惊讶的是,江家是有的,江家主表示,两年前家中有几个子弟偷偷渡江到豫州参加了招贤考,侥幸通过,被委派去当县令了。

不过那两个子弟是很远房旁支,之前江家主都不知道,还是昨天见到了提前进京的江濮,这才从他这里知道消息的。

赵含章微微点头,又多问了几家,发现情况大抵如此。

就问,“各家上次有在朝的官员是何时,有几个?”

在匈奴灭国之战前,江南人士在朝中任职也是有的,比如周玘……他爹,就曾经在晋庭中央当过御史,且当了不少年。

但对于江南人来说,四品到三品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至今无人能跨过。

不论他们多有才华,在吴楚一地的家世多高,在朝中都很难越过中原世家,中正定品时就卡死了他们的晋升之路。

这也是江南士族和朝廷离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永嘉之乱后,跟着先帝在兖州的朝廷官员基本被屠杀殆尽,当时在朝中当官的江南人也不能幸免,之后,赵含章除请些旧臣和隐士出山外,基本上是提拔自己的人手。

所以现在朝野上下,出身江南的官员一个巴掌数都数得过来,且官职都还很低。

赵含章道“吴楚一地曾分属吴国,但在吴国之前,不论魏蜀还是吴国,皆属于汉。天下一统乃民之大愿,于我来看,天下的雨水皆汇入黄河和长江之中,我们同饮一河一江之水,同食土地出产的稻子和麦子,血脉相连,不当再分离。”

“我自是希望朝中的官员皆心怀天下,可以将故乡之人和天下之民一视同仁,但我也知道,这世上多是俗人,免不了偏心,所以要想保证各地百姓皆有利,而不太受委屈,那便要保证每一地都有官员在朝。”

周玘等江南士族的眼中霎时迸发出耀眼的亮光,炯炯的注视赵含章。

赵含章“从前曹公颁九品中正制是以才德来定品,后来就完全变成以家世来定品,从两朝混乱来看,以家世定品取才已不适合当下。”

没人反对这话。

在场坐着的,都是受定品所约束的江南士族、汲渊这样的寒门士族,或者是,因为逃难已落魄下来的江北士族,他们当然不会反对新的,有利于他们的制度。

当即有人提议恢复前朝旧制,要求去除家世这一条件,当以才华和品格来定品。

然后让它二十年后又变成今日的制度吗?

赵含章才没那么傻呢,她道“若论公平,这天下再没有比考试更公平的取才之道了?故,我要在江南也举招贤考试,纳贤才于朝堂。”

赵含章夸赞他们道“我知道,诸位家中贤良子弟颇多,这些年困于中正制,多在家中读书而不仕,今日设招贤考,他们可以一展才华了。”

周玘想了想,觉得他家中的子弟考试问题不大,听说洛阳最上等的招贤考不仅文试,也武试,文武双全者更能出头,他们周氏子弟完全没问题。

陆元面无表情,提议道“可我听说,招贤考谁都能参加,连庶族和才脱籍的奴隶都可应试,这也太辱人了,大将军为何不结合一下中正制,将招贤考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士族参加,中等寒门和些小士族应考,下等嘛,就让庶族和那些匠人去试好了。”

越说,陆元越觉得自己的这个提议好,“再定好他们考过后要当的官品,像那等庶族考的下等招贤考,便在各县当个里长小吏之类的便可,中等可做县丞主簿一流,最高不得晋升过四品,上等则是授县令等官职,这样岂不省力?”

汲渊心中的怒火腾的冒起,冷笑道“我还以为陆家主会提议上等招贤考通过,直接封侯拜相,或者取大将军而代之呢。”

陆元脊背一僵,扭头去看汲渊,心中嗤笑,但面上却不变,他温和的道“像汲侍中这样的护国之臣自然不在家世限定之列。”

他自以为温和,但汲渊和明预这样的人精又怎会看不出他皮下的鄙夷?

所以,他还是看不起他和明预这样的寒微出身。

赵程、赵铭和赵信等赵氏一族的人都没敢鄙视他们,他有什么立场敢如此轻视他们?

汲渊和明预只在心里冷笑,常宁却是直接开大,冷笑道“难怪琅琊王去江南后寸步难行,果然是蛮夷之地,毫无教化。大将军如此妙的国策经过尔等之手就变成了一块沾着苍蝇屎的肉。”

陆元怒目而视,“你说江南是蛮夷之地?”

常宁“不是蛮夷是什么?满脑子想的不是灭族,就是打压寒庶,怎么,这么没自信,还没考呢便知道你们考不过寒庶了?”

“放屁,你们识几个字,粗鄙庶族,家中能有几本藏书?我看你们参加招贤考也是浪费纸张笔墨,浪费朝廷官员心力而已。”

“呸,比不上就是比不上,少他妈找借口,我们朝廷缺那几张纸吗?”提到书和纸,常宁就忍不住怨恨起来,“以为此时还是彼时吗,现在纸坊遍地开花,纸张早就不贵重了。”

常宁家世比汲渊和明预还差,为了供他读书,全家用尽了洪荒之力,其中最贵重的就是书籍和纸张。

“你这人果然粗鄙,大庭广众之下就骂人……”

常宁面无表情道“我这是名士风流,不拘一格。”

优哉游哉听着他们吵架的赵含章憋住笑,被口水呛得咳了好几下,大家都不由看向她。

赵含章将气咳顺了,这才笑道“分考分录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具体怎么做,需要和朝臣商量,此事略过,所以,在座的诸位是认同在江南举招贤考了?”

陆元和其他人对视一眼,而后一头。

周玘就问“人才入朝后,大将军可会因为官员出身江南而限制其晋升?”

赵含章道“朝廷用人,当以才德为重,而不是以地域和出身。”

周玘就放下心来,虽不知道她能不能做到,但至少她这么说了,态度摆在这儿,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太离谱吧?

这就是江南士族的机会了。

解决掉他们最挂心的一件事,赵含章这才开始提起江南的兵权、民权和各种经济的发展等。

她提倡异地用官,和现在,江北人在江北当官,江南人在江南当官不一样,为了限制官员利于自身及其亲属,她要求官员不得归原籍做官。

县令不能回本县,太守不能回本郡。

关于这一点,大家都表示理解并支持。

毕竟,这条规定是秦规,汉朝接替秦朝后又将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