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的岳父叫董卓 > 第十七章 密探

第十七章 密探

破釜沉舟。这四个字听起来容易,可要想真正做到,又何等艰难!

在场的这些公卿大臣、文武将官,别看出身世家,生来富贵,可论胆气和决心,世家党人中执牛耳的袁氏一族加起来,也远不如从行伍中一刀一枪杀拼出来的董卓。

昨日北邙时,董卓还未曾用瞒天过海之计,也未曾收编吴匡,只凭三千西凉悍勇和刘辩兄弟,便逼得袁氏一族低头避让。

而今董卓实力大增,眼前这些世家子弟、名士长者,又岂敢与董卓正面相争。

说白了,他们骨子里就是些谈利益搞妥协的政客,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哪里敢于董卓硬杠。

如此一来,没深厚影响力的刘宏自就被罢官免职,使董卓取而代之,顺利登临三公。

也因此,看着摇身一变便成了三公的董卓和殿下这些敢怒不敢言的世家党人,一些本就游走世家党人的文武将领,看向董卓的眼神也就不由为之一变。

“原以为董仲颖冒天下之大不韪挟持天子入主皇宫,必要遭朝中公卿大臣群起攻之。不成想,所谓公卿竟如此软弱,连声喝骂之语也不敢讲。”

这等悬殊差距下,这些游走于世家党人之外的不得志者,心中心思自就为之一变。

可在此时,捉刀立于董卓身侧的牛辅扫视一周,却也发现,殿下文武还是不乏有面露不岔的。

譬如刚带千余兵马抵达洛阳的骑都尉鲍信、尚书卢植、执金吾丁原等。

这些曾经历沙场的汉将,看董卓如此目空一切,皆面露不岔。只是太傅袁隗这等高门家长都未曾发言,他们也不好站出做出头鸟罢了。

不过这些人的目光还是被董卓感受到了,只是立在天子之侧的董卓未将其点破罢了。

……

“讨伐董卓,已不可再等。我们在此时还不动手,董卓势力定然越发庞大。他今加司空之职,便当即征召提拔蔡邕、郑泰等名扬海内的名士。

并有意废立天子,为陈、窦翻案。局面已然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再不动手,悔之晚矣!”

朝会刚刚结束不久,身为骑都尉的鲍信便来到了袁绍的家中。然后看着他们年轻一代中的领头羊司隶校尉袁绍,便不由对其这般掏心窝子的道了声。

“董卓的兵马昨夜时候才刚刚入京,士卒疲惫,我们在此时发动奇袭,定能一举建功。”

显然,身为屯骑校尉鲍鸿之侄的鲍信乃是个敢冒险的。

即便他的叔父鲍鸿曾是董卓的同袍,与董卓并肩作战,在抵御边章、韩遂的时候取得大胜。

可身为子侄的鲍信依旧未念往日情分。

出身世家,鲍信和董卓天生便是两个阵营。故对窃取了他们胜利果实的董卓,鲍信存的仅是杀之而后快之心。

然相比起有勇气敢冒险的鲍信,身为一流世家子的袁绍,可就没这么光棍了。

故长叹了声后,袁绍便不禁看着鲍信道:“皇帝和陈留王现在可都在董卓的手中。就算我们可以击败并诛杀董卓,那皇帝和陈留王又该如何!?”

鲍信:“本初,做大事者岂能瞻前顾后。当年桓帝无子,皇位还不是照样有人继承。即便皇帝和陈留王遭遇不测,万千宗室,难道还选不出可堪大任的!”

“允诚,你……”

袁绍听到这话不禁一惊,他是万没想到比他年轻数岁的鲍信竟有这样的狠辣决心。

“为了诛杀董卓,难道连皇帝和陈留王亦可牺牲。”袁绍低着头喃喃自语,接着还是猛地摇了摇头,“不可,不可。

事若成也就罢了,若不成,天下焉有我容身之地。允诚之策太险,绝不可行。”

鲍信:“……,哎!既如此,我也就不劝什么了。可若不在此时动手,洛阳便不是你我久留之地。我与孟德已有远离洛阳避祸之心,便请本初自决吧。”

言罢,鲍信也就未言其他,转身迈步离开了袁府。

可他未曾想到,就在他离开袁府之时,就在袁府门前街道上的两位闲汉其中一个却站了起来,径直便向着皇宫方向行去。

……

牛辅:“这个时候去找袁绍,看来这鲍允诚果然是心怀不轨。”

“校尉,这该如何。是否要属下等,擒了那鲍允诚。”

这些被派出去盯梢的自都说牛辅的心腹。不敢说能以一当十,却也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干之徒。在洛阳城中捉拿仅有几个护卫傍身的鲍信,他们还是有十足把握的。

然对此,一旁牛辅却是想也不想的就摇了摇头,“别,切莫打草惊蛇。我的目标时袁绍,其余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