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的岳父叫董卓 > 第六十五章 有意求和

第六十五章 有意求和

河东郡,杨县城。

此城虽处太行余脉的霍大山脚下,境内算得上是群山环绕,可此城却同样也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先秦时,便有杨氏大夫在此立国,故“杨县”之名也就流传至今。

不过此城虽为杨氏之人所建,但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下,除杨姓之人外,亦不乏外姓之人在此定居。并一步步壮大发展,逐渐成了县中大族。

譬如南柏乡的徐氏。因乡中有族人上千,青壮数百,便是此间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至白波军攻克杨县城时,身为白波大首领的郭太都不免向居于县外结寨自保的徐氏一族伸出了橄榄枝。

使的结寨自保的徐氏一族在献出了近半粮草后,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危难。

但真也是风水轮流转。却就在几日之前,居于此地上百载的徐氏一族尚不免在白波军的淫威下瑟瑟发抖。然到了如今,曾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白波大首领郭太就沦为了丧家犬。

白波谷一战,帐下近十万兵马被官兵杀的近乎全军覆没不说。如今时候,势如破竹的官兵更是迎着风雪,一路将兵锋推进到了这杨县境内。

这等大起大落目不暇接的变化,也着是是把南柏乡中结寨自保的徐氏一族狠狠的震撼到了。

见朝廷大军如今已是兵临杨县,而自家子弟也在阴差阳错下得了那位朝廷君候的赏识。年轻时曾游览洛阳,勉强算有几分见识的徐氏族长徐适,终就下定了决心。

“如今看来,白波贼已是难逃败亡。而朝廷官兵即将就要路过咱们南柏乡,倒也正给了咱们一个拨乱反正的机会。

恰公明又得了那左将军的赏识,被任命成了亲兵假军候。如今若能得到族中鼎力相助,官职上或可再升一升。”

如今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代。

因而,不管是军中还是朝中,任人唯亲本就是常态。

徐晃若是能发迹,对徐氏一族而言自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明白这个道理,徐氏一族中这些个老一辈对于族长提出的“趁势出兵,拨乱反正”之计,自就无有反对之理。

正因此,便就在牛辅统帅帐下大军来到杨县境内的当天傍晚。数百名手持兵刃的徐氏族人,也就在族长徐适的率领下主动离开了坞堡,前往了正安营扎寨的朝廷大军处。

……

“将军,又有义民来投。领头的那人说是南柏乡徐氏一族,正是徐假军候的族人。”

大军云集之处,立在雪地中的牛辅正督促帐下兵丁安营扎寨,却忽的便从一员兵丁的口中得知了此事。

“哈哈,善。”牛辅闻言不免笑着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何谓‘顺天意合民心’,这便是顺天意合民心。

我军这一路行来,前后自发来投的义民相加,当也有上千人了。坐拥这等大势,此番攻打杨县便无有不胜之理。”

因下雪的缘故,军队到底未能按计划般抵达杨县城外。可一路行来不乏有义民来投之事,还是让牛辅喜笑颜开。

虽说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些并未上过战阵的义民不见得能帮上忙。

可这种代表着正义的大势所归感,亦不禁让牛辅产生了莫大自豪。第一次,他开始觉得自己的事业是有意义的。且这种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自身。

故不乏自豪的笑了声后,牛辅方才不由对着那下属吩咐道:“既然来人乃是公明的族人,便就去通知公明一声。然后在义民聚集的营垒中重新划分出一块区域,提供粮草和帐篷,让他们安顿下来。”

“诺”

士卒闻言应声而退。

而这支军队的力量,倒也不由又增强了一分。

可与此同时,便在杨县城内,同样是前匈奴王子的呼厨泉这时看着他的兄长,却是不免眉头紧皱。

“阿兄,汉军已然在城外三十里安营扎寨。等到明日,定就会来攻打我们。我们虽躲在这城池中,可族人不善守城。若汉军全力来攻,只怕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呼厨泉是如此,比起他来,作为兄长的于夫罗却也好不了多少。

“哎”不免是一声长叹,“我当然也知道现在的局势不太好,可总不能束手就擒吧?变成了囚犯,生命可就不再由自己掌控了。”

“那为何就不能与那汉将好好谈谈?阿兄,不要忘了,大人是因答应帮助汉室平定叛乱,方才被那些乱臣贼子杀害,也方才使我们落得今日的下场。

汉室亏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