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在明末当公主 > 第43章 整顿秦淮(一)

第43章 整顿秦淮(一)

夜晚的秦淮河畔,灯火通明。橘红的灯光碎成一片片洒在河央。流金浮动,迷了双目。管弦丝竹,幽幽怨怨,吴侬软语,咿咿呀呀。夜已深了,却正是烟花绚烂之时。

苏明坐在小船上,木浆滑动,激起水声。潺潺清冽的流水粘了这勾栏瓦肆的胭脂水粉,听起来竟感觉十分腻耳。

陪在她身边的是自己的贴身侍女慧儿和王公公以及锦衣卫百户王兴国。

苏明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崇祯削减锦衣卫东厂也许是个错误。到她这里用人都用不到。不过老话说得好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经此一难,从北京来的东厂三千人锦衣卫三千人。这些人还能追随朱明王朝,总比那些逃得逃降得降酒囊饭桶之徒好得多。

当王公公报上人数时,苏明乍一听还很开心。然后王承恩垂首叹道,以前先帝在奉天门御门听政的时候,每年正旦、冬至、万寿节三大朝会仪仗队伍共有四千人余人,其中锦衣卫多达一千五百人。

听此苏明只感到心很累然后还不忘安慰王公公,说要是来了这么多人,咱们也养不起。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苏明很不喜欢此人,此人父亲外祖身份显赫,是个官二代富二代,国家危难之际竟然只与幕僚喝酒瞒骗崇祯谎报大捷。

这些事都是朱慈烺告诉他的,自从她到了南京安稳之后,两人的书信不断,书信中朱慈烺的嘱咐可以说事无巨细,特别在人事运用上面,让苏明可一窥人心。

朱慈烺前不久在北京郊外目睹过瘟疫发生的惨状,预防瘟疫之事估计不说达官贵人,就连苏明都不曾想到。他却记在心里,特地嘱托妹妹办好这件事。

苏明对绍武皇帝朱慈烺的评价是勇猛不失缜密就是有些是身娇肉贵。苏明和齐安两人逃难时候,苏明也只是染了点风寒,朱慈烺当初夜宿荒庙都能被稻草惹得浑身发红发痒,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动乱之际知人心,苏明也不是明史专家,要不是朱慈烺对这些人有几分洞悉,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该用苏明也没这个能力经历一一调查清楚。所以后世史书载,中兴之业没有绍武皇帝与坤兴长公主两人相互配合信任恐怕早早就要付之东流了。

于是思前想后她便差使骆养性去浙江收集海舟,整顿商贾。又让他带着豁免之前崇祯皇帝在位时加派钱粮的旨意。如此安稳人心,名利双收之举骆养性求之不得。自然顾不得南京这块烫手山芋了。

百户王兴国当初就是护着小公主南下,所以苏明对他颇为信任也有意提拔。此次夜访秦淮,苏明也是一时兴起。所有人都没说什么除了慧儿。苏明有意将慧儿培养成心腹的,再加上苏明也从来不拿出什么主子架子。她宫中的丫鬟各个都活泼可爱,性格分明。

“今晚帮我装得一定要像男人一样。”傍晚苏明从衙门回来就对她道

“好嘞,公主。今日小公主跟纹儿踢毽子玩得累了已经睡下了。对了,御膳房送来的菜少了好多,厨子说您削减了份例。”慧儿一边将宫里的事情告诉给公主一边又替她宽衣。

“嗯,宫里你做事我放心,现在国事紧张,吃喝用度会削减,食不过五味,日不过三餐。一天几只鸡鸭我们兄妹四个人吃已经足足够了。用不到这每天十几盘菜。不过放心你们的每月份额是不会少。”

慧儿道:“能在公主身边服侍,您还待我们这么好,是我慧儿的福分。我们虽是女子,不通文墨也不懂什么圣贤书,但我从小就拜关二爷,知道这忠义二字的可贵。如今国家有难,我们有一处安身庇护之所已是万幸。”

苏明叹气道:“要是有出路谁想当这伺候人的差使。命运蹉跎朝不保夕,我欠谁也不会欠你们的钱。”

慧儿笑道:“您是主子我是奴才哪有欠不欠一说。”

苏明内心叹道,她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大的青年,穿越一回,共产主义天下大同的事情做不到,顺应明末资本主义萌芽,起码还是想发展一下资本主义吧。毕竟资本主义怎么说好歹比封建主义进步吧。雇佣关系总比奴隶制度有人权吧,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她又不会发明蒸汽机,不能提前工业革命。

想到这苏明觉得自己好虚伪,又想人人平等,却又不得不借着公主的头衔做些事情享受一些便利。

在她愣神的功夫,慧儿已经开始大显身手了。她很细心,就连公主的耳洞都遮掩好,不让人看出任何端倪。

“今夜还要去衙门办事吗?何时回来?”

她的话将苏明从乱七八糟的思绪中拉回。“慧儿,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

“好呀,不过我只会添茶倒水的。其他帮不上忙。”

“不,今晚我们去秦淮河。”

慧儿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震惊的看着她,见公主眼里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意思。实在不解的说一句:“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呀。那里正经姑娘都不敢靠近,您是公主,金枝玉叶的,怎能去那里呀?!”

“你也快换上男装,不用担心,我自有我的打算。”

慧儿虽然很惊讶,但这件事还是守口如瓶,三缄其口。刚从偏殿小公主卧寝里出来的纹儿看见她一副低头皱眉的样子便拉着她问道:“慧儿姐姐怎么了。”

“没怎么,就是公主晚上还要出去衙门办事。”

纹儿点头道:“那真是辛苦了,公主出去办事必然深夜才回。对了,我问了王公公,虽然公主王爷的用度缩减了,咱们这些下人的好像没有,不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