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国崛起1857 > 第五百九十四节 加州桑蚕业和移民

第五百九十四节 加州桑蚕业和移民

历史上,美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桑蚕业大国,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国还可以种桑养蚕。

但对比一下中美地图就能发现,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在维度上是一致的,没道理在中国能找到适合桑蚕生长的地区,而在美国找不到一块气候合适的地方。

事实上,美国不但可以种桑养蚕,而且不乏适合优质桑蚕生长的气候和土壤。

其实早在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就将桑蚕带到了美国,美国佐治亚州和南开罗莱纳州在18世纪就形成了桑蚕产业,当地出产的生丝出口到英国加工成丝织品在返销美国。

但之后随着美国独立,烟草行业和棉花种植业兴盛起来,导致需要大量人力的桑蚕业逐渐在北美大陆消失。

18世纪晚期,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和奖励下,桑蚕热再次在美国兴起。首先是康狄涅格州,1825年的时候,该州的曼斯菲尔德市一度有四分之三的家庭从事桑蚕业,哈特福德市一个普通苗圃每年能卖出三十万株桑苗,在桑蚕热的推动下,几年之间桑苗价格暴涨了七倍多。在这种美国独有的投机风潮一般的桑蚕热推动下,周边的马萨诸塞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都出现了桑苗的培育产业。

但这种投机风潮,并不是良性的,必然导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甚至种植了大量并不适合养蚕的桑树,最终生产出来的蚕丝品质也很低劣。

最终在1840年代的桑树流行病打击下,投机热潮带来的桑蚕热退潮,这股桑蚕热再次兴起,则是十几年后,地点则换成了加利福尼亚州。

一个来自法国的园艺师路易斯·普罗旺斯在1854年移民到了加州,桑蚕热时期,他曾在纽约的桑树苗圃中工作过。移民到了加州之后,路易斯认为加州的气候十分适合桑蚕生长,他成功的在加州引入了三种桑树,白桑、鲁桑和意大利桑,经过选育发现,白桑最适合加州的气候条件。

路易斯之后开始在加州推广种桑养蚕,1867年他出版了《加州丝农手册》,大量夸赞加州的气候条件,说“我们加州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丝地;我们有家蚕所需要的纯净空气;养蚕时节六月到十月天气晴朗;阳光充沛,桑叶生长繁茂”。

路易斯在加州发展桑蚕业的想法,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的,一个银行家亨利资助他,让路易斯在1860年成功从法国引进了一批蚕种,但是从中国引进的蚕种连续三年都无法孵化,让路易斯觉得中国蚕可能不适合加州的气候,导致中国蚕没有成功引进。

路易斯的推广行动,在最初几年获得了成功。

因为欧洲爆发的蚕微粒子病,让欧洲的蚕卵带有病毒,因此大量从其他地区进口蚕卵,加州不带病毒的蚕卵,成为畅销品。同时政府担心淘金热的结束,让加州移民大量流失,也希望发展桑蚕业。从1862年开始,加州政府给予桑蚕业高额补贴,每种植5000棵桑树,奖励250美元,每生产10万蚕茧,奖励300美元。

政府的补贴大大催生了加州桑蚕种养,十年间加州栽种了400万棵桑树,但也刺激起了投机风潮,大量不适合养蚕的桑树种被种了下去,用来骗取政府的补贴。

可这项产业算是在加州成长起来,加上欧洲的蚕病,让加州养蚕利润丰厚,一公顷桑蚕可以得到2千美元甚至更高的利润。

但加州桑蚕业有一个弊病,那就是主要是出口蚕种这种价值更高的产品,而不是桑蚕业本身的中断产品蚕丝和丝绸。利润丰厚,是因为欧洲蚕病流行,而不是加州真正培育出了桑蚕业的优势。

来自欧洲的蚕种订单,就足够加州桑蚕业消化的了,甚至还供不应求。意大利宣称,每年意大利和法国还要额外从日本进口8百万美元的蚕种,才能满足要求。

这种以蚕种生产,桑树栽种为导向的不正常的桑蚕热,显然不能够持久。1869年,政府取消了补贴,加州种桑热情开始降温。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开始恢复桑蚕业,并且推广了控制蚕病的严格消毒和母蛾镜检法,意大利也应用了这种方法,加州向欧洲的蚕种出口也开始削减。

历史上,1880年代之后,加州的桑蚕产业就停滞了,即便是美国东部的丝绸工业发展起来后,也主要从中国和日本进口生丝原料进行生产,而不是使用本国生产的生丝原料。

美国不缺乏优良的适宜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和土地,不缺乏科学的技术和优质的蚕种,可为什么种桑养蚕就是发展不起来。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人力问题,尤其是加州,人力尤其缺乏,有限的人力资源,也大都进入了工资更优厚且不需要多少专门技术的采矿业,而不是投入繁琐的技术性工作养蚕中来。

哪怕加州桑蚕业的先驱,园艺师路易斯认为,加州气候温暖,养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需要建设专用的房舍,只需要将蚕种放置在阳光下而不需要孵化设备就能孵化,对人工的需求只有欧洲的八分之一,可加州依然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因为加州的人力,真的连欧洲的八分之一都没有。

路易斯曾经认为,唯有大量雇佣中国移民才能解决劳动力和劳动费用的问题,缫丝业是一个无法完全用机器取代熟练技工的产业,在中国有成百上千万熟练的缫丝女工,每天只能赚到5到10美分,而在加州,她们可以拿到75美分甚至更高的工资。加州的美国本地人,则不能接受1美元一下的工资,而且即便给他们付这个工资,也无法避免她们因技术生疏,而在生产中产生大量废丝的损失。

历史上,路易斯的设想没有实现,加州无法引入大量的缫丝工人,因为即便大量的华工进入加州,可九成都是单身男人,聊聊的女人,也大都是被帮会分子非法贩卖来的女妓。

可这个历史中,由于大明劳务输出公司的介入,中国向加州移民的方式改变了,苦力贸易早早被废除,并在这些年的努力下,通过劳务输出公司进入加州的移民终于达到了十万人,而这些移民都是家庭移民,至少是一男一女的小家庭,或者三口之家,因此加州的中国移民中,有四五万成年女性。

于是历史改变了,加州桑蚕热在1880年退潮之前,被大批涌入的中国女工接手了。

但一开始中国人也没有进入这个他们很熟悉的行业,因为一开始涌入这里的移民,都是冲着劳务公司提供的一百亩水稻田来的。劳务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在加州,圈占了当时还经常河水泛滥的圣华金河和萨克拉门托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区的大批荒地,然后劳务公司投入巨资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修建了护堤,将这些圈占的沼泽地、低洼地,变成了可开垦的耕地,而且数量竟然高达两百万亩。

之后大明劳务输出公司,利用这块庞大的土地,不断的吸引着来自中国的无地农民,以每年一两银子的低廉租金,将这些土地租给愿意来耕种的大明家庭,结果短短几年间,引入了两万户大明家庭。

这些大明移民来到加州地区后,将他们几千年来掌握的农业技术,跟肥沃的土地结合起来,很快就向美国人展现了什么是最好的农业民族的绝技,首先在中国人的天赋技能领域,蔬菜种植领域,垄断了加州市场。接着成为了加州最大的水果和粮食生产者。

但不管是生产蔬菜还是水果,都是一个劳动力密集,而土地集约的产业,即便是最占用土地的粮食生产,也不可能让一个家庭完整的利用到一百亩地。

当初劳务公司租给每家一百亩地,是希望加大对大明百姓的吸引力,同时也希望尽快让大明移民占据土地,防止当时对劳务公司土地资产越来越眼馋的加州流氓资本家的觊觎。

结果是这些家庭都用很低的成本拥有了大片的土地,而自己完全无法利用起来,对农民来说,让土地荒废着是很难受的。还很淳朴的老百姓,一边自己拼命干活,尽量开垦更多的土地,一边呼朋唤友,想将自己的好处跟亲人分享。于是他们从国内招来了他们的宗族、老乡和朋友,将自己种不完的土地,分享给亲朋。当然,也有悄悄转租给自己招来的新移民的,对此劳务公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是助长了这种做法。

结果就是,在十年之中,劳务公司从大明招来了十万家庭移民。

一开始,大家还主要集中在粮食种植、蔬菜和水果生产上,但加州人口稀少,总人口不过七十多万,根本就不可能消耗太多的农产品。

另外就是,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珠三角一带富庶地区的大明百姓,也开始向外移民,而其中有不少就是蚕农,这些人来到加州之后,发现加州也有桑蚕产业,一些家庭妇女开始利用家里的住宅养蚕,这批来自桑蚕产区顺德、南海等地的移民,很快就将养蚕技术推广到了整个大明移民地区。

桑蚕业开始从加州的白人手中,向当地华人转移,很快习惯了足不出户,甚至还是小脚的女人们,就将桑蚕业在加州三角洲地带做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加州的桑蚕业不但能够满足蚕种的出口,而且开始有剩余蚕茧不需要孵化育种,而是进行缫丝了。但这两年还只是那些妇女在家中手工缫丝,当桑蚕规模越来越大之后,终于有商人看到了商机,决定从大明引进已经很成熟的机器缫丝工业。

谁也没想到,一个商人的图利之举,竟然彻底改变了华人移民的轨迹。因为机器缫丝对蚕茧的大量需求,推动当地百姓扩大种桑面积和养蚕规模,反正还有的是土地耕种不了,所幸都种上桑树,家里的老婆孩子就能胜任养蚕的工作。而栽桑又产生了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吸引了更多的移民。

本来在劳务输出公司这两百万亩土地用完之后,就担心在吸引家庭移民上会后继乏力,可是大明商人引进了缫丝业之后,大大推动了当地桑蚕业的发展。

桑蚕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历史上之所以中国和日本在缫丝业始终占据优势,就是因为两国都是劳动力过剩的国家。中国桑蚕业又以江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发展的最好,除了气候条件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地区的人口最为稠密。

粮食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水稻种植比小麦种植劳动更密集,而桑蚕业的劳动密集度则是水稻种植的三倍。

种植小麦,如果粗放种植,不进行精耕细作,一个壮劳力可以耕种三十亩地,劳务公司在加州的两百万亩土地,最多吸引七八万农民,算上他们的家庭也不过十几万人,水稻的话一个人最多能够耕种十亩,可以吸引二十万家庭,撑死四五十万人口,可如果是桑蚕的话,则有可能吸引到百万以上人口。

跟粮食生产相比,以珠三角最精细的桑葚鱼塘为例,每年挖塘泥肥田,养鱼,这都是重体力劳动,塘基上种桑,采摘桑叶的工作也是男人来进行。男人要挖池塘、养鱼、挖塘泥、种桑、摘叶,等等工作都非常消耗劳动力。女人养蚕、缫丝、织稠,男耕女织。一户人家平均下来最多也就经营三五亩土地而已。

这样两百万亩土地,就能吸引到四十万以上家庭,超过百万人口并不难。

如果形成气候,缫丝产业发展起来,工厂缫丝、织稠,更能吸引劳动力。

劳务输出公司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发现珠三角地区移民带来后,开始将平时荒废的低洼地挖成池塘,在塘基上种桑养蚕,然后他们开始自行招来更多的亲朋好友,因为挖池塘、养鱼、种桑这种桑基鱼塘模式,不是一家一户能够进行的生产方式,而是根植在中国乡土社会的宗族组织上的生产方式,要进行桑基鱼塘